2013年9月14日

1020921【自然作 竹編茶針/髮簪】課程-九月之星 陳桂美




幾乎所有工藝技藝一路走來,都是祖先的智慧以及後人的努力所結合,台灣以農立國,許多農業上的工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代代相傳成美麗的技術,甚而到現代成為了藝術,而竹編,就是其中一項經過時間培養的手工藝。


這竹子的精神,承載著也陪伴著許許多多台灣人的生活。


竹編工藝家 陳桂美老師曾跟隨工藝研究中心參訪日本、韓國的竹編藝術,發現工具的使用都有一些差異,即使是大陸,福建南靖的工具與湖南鳳凰古樓就有差異了,甚至竹材及作品形狀也有差異,從形狀及功能性推論,作品的發展應該都與生活形式息息相關,而台灣的竹編發展,中部以桂竹(彈性好,表皮光亮)為主,南部以長枝竹(竹節間距大,軟,光澤比不上桂竹)為主,所發展的東西亦有差異。


但也正因為竹子的特性,在現在工業的時代裡,手工製作不能取代的部份非常多,陳桂美老師提到,從原料到材料的過程,是許多消費者看不到的,而這個部分卻在竹藝編織中佔著很大的份量。


這三件 桂美老師名為『竹愛、逐愛、足愛』的作品,在101年南投縣竹藝產品開發中獲得首獎,源自於對竹子的喜愛,以及深受前輩對竹藝付出的熱情感動而用心編織設計的《竹愛》項鍊,每一個環節,都歷經劈竹、彎折、編織,每個竹編的尺寸大小都須經過測量製作。


為了能夠保存傳統工藝的技法,桂美老師期間不斷發揮竹材的功能,將竹子的運用範圍從實用走到時尚,因此就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產生,


“ 如果利用竹子最傳統的編織方法 與 時尚物件 的結合,是否能更呈現竹子的質感呢?”

因此把這編法縮小後與金屬結合,呈現了這作品最主要的精神:
逐愛
,“而最重要的是,女兒很喜歡!” 桂美老師說著的時候而洋溢著《足愛》的微笑。





●傳統編織:竹圈的編法是以前拿來固定木桶的,後來此固定方式被鐵線所取代


在記憶中還記得小時候睡覺時的 ”竹枕頭“ ,冰冰涼涼的很舒服,而這件作品的產生也是因為 桂美老師長期為失眠所困,醫生告知枕頭不當會是主因,幾經更換後,她決定動手為自己製做一個有助睡眠的枕頭,於是就參考人體工學及何為好枕頭的相關資訊,在不斷的實驗中,終於找到其中的原理,製作出可以陪她睡覺、休息及工作的「枕」。

而其造型是以日月潭的鴨腱藤為參考原素,還有人說它像腎臟或腳ㄚㄚ或烏魚子或蠶豆呢!

鴨腱藤(圖源:http://goo.gl/z1kVWs)


而此之後,桂美老師能夠滿足地睡好覺,也將此心化成了名為 ”滿足“ 的竹枕,以顧客頭形客製設計,希望讓失眠的人都能睡好,這件作品在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的日月潭伴手禮的展售會上,吸引不少相同問題的人的詢問,其中有位醫生就買了一對。




而 ”蛻變“ 這件主要功能是放置精油的作品,桂美老師說到,其原始點子是來自林秀鳳老師所製作的香包袋,掛在車上可以放置玉蘭花或香包,可美化車內空間,而此作品是經過多次修改演變材形狀,所以取名為“蛻變”,亦既從林老師原本的香包袋蛻變為現在的形式,是成長,也是溯源。


採訪的時候,桂美老師不斷提及寶貝女兒,臉上洋溢著笑容,
她說,其實她作品大都以實用為主,也就是為了解決自己及家人的問題居多,所以會不斷的改良,如竹枕頭,就是為了克服長年肩頸痠痛的問題,臂擱是因應滑鼠而產生,因此就會自己動手做來用。


您的夢想是什麼呢?在採訪的結尾,我問了這個的問題,

陳桂美老師說,
以前我的夢想是想幫孩子製作不一樣的用具,例如採花籃、髮飾、糖果
包、背包、筆筒等,直到現在,我還是想幫女兒製作不一樣的飾品、新嫁
衣,因為我沒辦法給她們貴重珠寶,但希望能做一件吸睛飾品或新嫁衣,
享受被注意、被寵愛的幸福感。


一個把對家人滿滿的愛化作竹編創作的工藝家來說,
能夠 ”讓自己喜歡的事有價值“ ,真的很幸福!


我們將在9/21舉辦一場與幸福的桂美老師見面的竹編課程,以簡易的竹編技巧入門,以茶針(茶壺入口處清理茶葉之工具)、髮簪形式呈現,讓您現場親手做,您千萬不要錯過了!



講師: 陳桂美 竹編工藝家


經歷:
A.101年南投縣竹藝產品開發首獎(竹愛、逐愛、足愛)
B.101年國稅局竹工藝創作競賽佳作(拼)
C.100年南投縣竹藝產品開入選(蜜蜂的未來)
D.100年南投縣竹藝產品開入選(蛻變)
E.100年國稅局竹工藝創作競賽佳作(滿足)
F.84、85、86年度暑假至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研習竹工,師事黃塗山老師及林秀鳳老師。
G.86年2月參加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所辦理『李榮烈藝師』竹編研習班2年6個月(86/2/26-88/7/31)。
H.95年9月至11月參加工藝所開辦「竹籬佈家研習營」入門班(A)及進階班80小時。


指導單位:國立台灣研究發展中心
承辦單位:台灣手創複合媒材研究會
採訪:DIY School -手創藝術發展中心 陳思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