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3日

102年陶藝捏塑彩繪親子課程-五月之星陶藝家 侯春廷


在前往鶯歌之前與陶藝家 侯春廷老師見面之前,對於陶瓷器的印象大約就是擺在鶯歌老街上許許多多的“燒製器皿”,雖然對這些認識不深,但卻對陶瓷器所發出的不同聲響在腦海裡存在著深刻的記憶。

在見到侯老師的時候,老師赤著腳,臉上掛著像是陶土般樸實的微笑與我打招呼,心想說“赤腳”應該是一種工作的儀式吧?!


在工作室中,採訪小編 思伶看見侯老師在2010年 法蘭瓷杯設計大賽中獲得創新設計奬的 "幻影之杯" 的初坏時,有種油然而生的尊敬,可能大家小時候都玩過粘土,在技術上要製作出兩層的杯形就不容易了,更何況其中一層是鏤空的設計!


『如果從實用性考慮,水杯想要隔熱,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雙層杯。所以我希望在杯子外做些文章。我以交錯的樹根作為外形,因為手工製作,需要刻出圖案,所以每個杯子都有些許不同。另外,內層的杯身中加入了能透光的原料,杯托設計成燈具形狀,既可以作為支架,又可以當小夜燈使用。』

這是侯老師的設計概念,遵循傳統,但勇於突破。


另外一件作品在我們談話的過程中,一直坐在我們的身邊,侯老師說,這是一張IKEA椅子的改造,哈哈~我才發現,是耶~!真是有趣的生活設計物件~相似於這件作品的設計,坐在大自然中的“色自在“充滿色彩姿態,就像在做一場日光浴般閃閃發亮~!
 

另外一件侯大哥的作品 "竹杵一壺" ,是思伶在新光三越的展覽中驚艷的一件,攜帶方便的設計讓我立刻想到可以在路邊喝茶欣賞風景是多麼風雅的事,來來往往鄰居隨時可以坐下喝一杯,聊聊天呢~

陶瓷器的燒製與設計過程,其實是一連串的喜悅與驚奇的過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辛辛苦苦捏出來的作品,經過火的燒製會不會呈現你想要的面貌,但卻想挑戰那樣經過無數次的經驗後所得到的一次美好,這很像人生,不是嗎?

從事陶瓷器設計創作已然20多年的 侯春廷老師,在台灣手創複合媒材研究會的推廣課程中,將跟著我們一起玩陶杯彩繪,不只是捏陶彩繪,在這個過程中,當然可以與侯老師一起了解陶瓷是什麼!

一起玩,一起動手捏,讓生活加入更多的品味與玩樂~

102.5.採訪小編 Lyn

講師:侯春廷 

1985文化美術系畢業/ 藍坊工作室負責人暨設計師
藍坊目前從事交趾陶 、馬賽克 、公共藝術創作、 日用生活瓷器等設計製作




經歷
1996阿里山國家公園入口馬賽克壁畫
1997嘉義市交趾陶造型類第二名及佳作
1999嘉義市交趾陶造型類第三名
2005葉王獎第三名
2006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公共藝術草坡座椅 優勝
2007鶯歌陶瓷博物館 北陶獎 入選
2007葉王獎第三名
2008鶯歌陶瓷博物館 金質獎 入選
2009 台北工業設計獎 銅獎
2010 鶯歌陶瓷博物館 金質獎 優選
2010 鶯歌陶瓷博物館 創意生活 新品評鑑展 入選
2010 法藍瓷杯設計大賽 優選
2011鶯歌陶瓷博物館 創意生活 新品評鑑展最佳新品獎
2011法藍瓷杯設計大賽創新設計獎
2011 臺灣工藝競賽  創新設計組佳作

展覽
2002  嘉義市跤趾陶博物館展  
2004  嘉義市跤趾陶博物館展
2007  陶瓷博物館人間清歡特展


************************************

●上課時間/ 地點:
102/ 6/ 09 () 14:00 台北 九枋設計(北市復興南路二段148121樓)
102/ 6/ 15 () 13:00 草屯 地方工藝館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上課費用:
台北場次 780/
草屯場次 580/
以上費用包含:講師費用與材料費用
陶杯一只,彩繪顏料 或 柿子材料一份

台北場次費用另包含200元下午茶餐點一份








●課程容與作品 :
您可以自由選擇陶杯彩繪或柿子捏塑(如下圖),
經由侯春廷老師的帶領,從無到有,從粘土到杯子與柿子的揉捏過程,讓小朋友與大人體會手作的在未來趨勢的重要性,並透過互動方式了解陶瓷器是多麼好玩!

作品於上課彩繪(杯子)以及捏塑(柿子)完成後,由講師帶回燒製後領回。
(課程作品將由老師帶回燒製後,於原場地領取或支付郵費寄送)












●材料 :陶杯 或 柿子陶土捏塑一份
●歡迎一年級以上小朋友參加,需由父母親陪同學習



●草屯場次報名 (截止日為102/6/14 00:00)
窗口:林小姐 0979.112.178 

台北場次報名(截止日為102/6/7 00:00)
窗口:陳小姐 0928.274.040 


指導單位:國立台灣研究發展中心
採訪:陳思伶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請問是禮拜六還是禮拜日?

DIY School小管家 提到...

hi,Yoko,
謝謝您的問題提醒了我們資料的不正確,
相關的文字已做修改,海報的部分我們將會於明天上班時間做最快的改正,再次謝謝您提出疑問讓我們得以改正,並於下次發布資料時更加小心與仔細.

謝謝您~!